close

當媽媽陷入產後憂鬱的情緒中,隊友可以做的7件事,幫助另一半甩開憂鬱情緒!

加入好友

a

追求當個完美媽媽、照本宣科的照顧寶寶,漸漸地對育兒生活感到喘不過氣,從一開始的產後憂傷演變成產後憂鬱,除了媽媽本身要放寬心外,另一半也要在一旁支持、協助才行。

一名住在東京的日本媽媽,個性容易緊張焦慮,凡事要求完美,產後罹患「產後憂鬱症」,無法照顧小孩,需要父母協助,因此產生罪惡感,導致失眠、食慾不振,曾在日本求助精神科,但服用藥物後出現噁心、食慾不振等副作用導致症狀無法改善。先生長期派駐台灣,她隨同來台,至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身心科尋求治療,透過「經顱磁刺激 (TMS)」,合併藥物治療,並未出現副作用,目前精神狀況穩定,睡眠、食慾、情緒與活力逐漸恢復正常,可以專心帶小孩。
 

中國醫藥大學表示,依照症狀嚴重度區分,產後憂鬱可分為「產後憂傷(baby blue)」、「產後憂鬱症 (Postpartum depression)」以及「產後精神病(postpartum psychosis)」等三大類。「產後憂傷」症狀較輕,約有30至75%的媽媽於生產完後的幾天內莫名哭泣、哀傷、情緒敏感,主因為生產後快速賀爾蒙變化,懷孕壓力得到釋放,或開始體認媽媽的責任重大,而產生壓力所引起,多半於二周內會改善。不過,一成多的媽媽「產後憂傷」症狀越來越嚴重,且持續兩周以上,進展為「產後憂鬱症」,另外0.1~0.2%媽媽出現更嚴重的「產後精神病」,甚至出現自殺或殺嬰等念頭。
臨床顯示,產後憂鬱影響範圍深遠,除了媽媽本身身心健康外,包括母嬰關係與夫妻關係都會因此變差。令人擔憂的是,很多憂鬱媽媽擔心藥物副作用,不願就醫。心理諮詢師表示,如果患者上一胎生產後,出現「產後憂鬱症」與「產後精神病」,則在下次生產很容易復發,務必早期治療與預防復發,透過藥物以及心理諮商,減輕憂鬱。 針對治療效果不佳的或是無法忍受藥物副作用的重度憂鬱症,則可以使用「經顱磁刺激 (TMS)」治療,若有高度危險性,則建議住院治療,甚至電痙攣治療(ECT)。

 

7個建議幫助產後憂鬱的媽媽

如果另一半產後憂鬱,醫師提出七大建議,「同理、支持、傾聽、不責備、不只關心寶寶、先生一起分擔寶寶的照顧,必要時陪同太太一同就醫」。子沐提醒新手爸媽,在照顧小孩時,不要太要求完美,全部照本宣科,依照醫療專業書籍養小孩,增加自己額外的壓力,必要時向周邊有育兒經驗的親友請教求助。

延伸閱讀

「媽媽這個角色從來就不會一次到位!」正視一些不完美,別讓產後憂鬱找上身 @ 子沐到府坐月子~部落格~ :: 痞客邦 :: (pixnet.net)

子沐官網FB粉絲頁IG粉絲頁部落格YOUTUBE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產後憂鬱 隊友 情緒
    全站熱搜

    子沐到府坐月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